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前身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10月,2006年11月科技体制改革中更名为科技信息中心,2009年2月更名为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内设机构有:农业经济研究室、农业信息化研究室、《寒旱农业科学》编辑部、工程咨询研究中心、办公室等5个部门。
现有职工57人,其中离退休职工22人,在职职工35人。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9人,高级工1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2人。注册咨询工程师6人。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在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先后获得15项成果奖,其中省部级奖8项,农业信息技术领域获省部级奖2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获得8项奖励。
农业经济研究室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创新理念为指导,编撰了农业绿皮书5部。首部绿皮书《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5)》荣获2018年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部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荣获2021年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部绿皮书《甘肃农业改革开放研究报告》荣获2023年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目前建有“甘肃省数字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智慧农业专家工作站”、“甘肃省农业智能装备与智慧农业创新联盟”等平台5个,数字农业实验室1个。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2024年“民勤蜜瓜全产业链数字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入选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组织评选的“数字甘肃建设典型案例”。
工程咨询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2年获国家发改委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3320070010),2018年获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2024年11月28日获得农业、林业甲级资信(证书编号:甲332024012364),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成员协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和甘肃省工程咨询协会会员单位,业务涵盖农业、林业、商物粮、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建筑等领域。截至2024年底,完成咨询项目700余项,获批立项2/3以上,服务区域覆盖全省各市州、县区和兰州新区,以及青海、西藏、内蒙、黑龙江等省区,帮助申报主体累计申请财政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金百亿元以上,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农经所主要参与编制完成“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重构发展建议”,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彰显了我院在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中的主动担当。
《寒旱农业科学》(前身为《甘肃农业科技》)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自1963年创刊以来,经主办单位和历届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曾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2003年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2022年更名为《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12月被评为“中国农林核心期刊”(2024版)(B类)。
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现馆藏中文图书5.4万多册,中文期刊1328种,电子图书1.0万册,外文图书3290册,外文期刊22026册、合订本685册。农业系统技术报告、成果汇编等内部文献约1.6万册。引进《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外农业科技资料目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农业卷)》“甘肃省科技文献平台”等中外文数据库。

Copyrights © 202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11630 E-mail:mhx@gsag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