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花卉研究所新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网站首页
  • 所况简介
    • 单位概况
    • 现任领导
    • 专家介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机构设置
    • 所办公室
    • 桃研究室
    • 苹果研究室
    • 梨研究室
    • 葡萄研究室
    • 特色林果研究室
    • 花卉研究室
    • 果树种苗扩繁与生产技术研究室
    • 成果转化办公室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度
    • 学术活动
    • 科技奖励
  • 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
    • 新技术
    • 新品种
  • 条件平台
  • 新闻通知
  • 党建专栏
    • 党建动态
  • 科研管理平台
  • 专家名录(备用)
  • 首页测试
所况简介
单位概况
现任领导
专家介绍
--研究员
--副研究员
研究员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所况简介 > 专家介绍 > 研究员 > 正文

刘小勇

发布时间:2022-02-25 11:39:55 阅读量:[]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刘小勇 (1966年7月— ),男,汉族,陕西蓝田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在榆中园艺试验场、果树研究所、林果花卉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9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特色林果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林协会理事,甘肃省现代水果产业土肥水管理岗位专家,甘肃省林果产业科技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新疆、甘肃等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为《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南方果树》、《寒旱农业科学》等刊物论文审稿专家,并获2023~2024年《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优秀审稿人。

2015年赴俄罗斯参加“旱寒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培训;2025年参加“中日智慧园艺与产业发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省专利奖1项。主持完成的“静宁县优质果新品种引进及产业开发”,获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完成的“高原夏菜贮运保鲜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示范”,获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光温室油桃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获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果树良种区划”,获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苹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与出口基地建设”,获201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良苹果脱毒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2年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梨新品种选育及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获2014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8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获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贡献奖;“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获2021年神农中华科技奖二等奖;“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获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一等奖;“特色林果种质创制与营养管理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获202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幼龄果树安全越冬方法”,获2023年甘肃省专利三等奖。

主持和参加制定“旱地苹果覆沙生产技术规程”(DB 62/T 4086-2019)和“苹果叶片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规程”(DB 62/T 023-2021)等地方标准7项;授权专利9项、软著4项。

近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有:《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of A Core Collection in Walnut (Juglans regia L.) Germplasm Native to China via Genotyping-by-Sequencing》、《核桃大豆间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氮素营养与酶活性特征》、《甘肃省元帅系苹果不同生长期叶营养诊断研究》、《旱地元帅系苹果果肉质地发绵与果实品质及酶活性相关性研究》、《基于黄土高原旱作区果园4种水肥管理模式效应分析》、《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氮素调控对甘肃静宁长期覆沙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配方肥料对甘肃高寒阴湿地区核桃树体生长和坚果品质的影响》、《生物质炭基肥对旱塬区苹果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长期覆沙果园土壤温湿度和矿质养分年际变化特征》、《供氮水平与地面覆沙对苹果幼树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施氮水平对旱塬覆沙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旱地覆沙苹果园土壤肥力变化及配方施肥效应》、《甘肃山地核桃园土壤水热、养分变化特征》、《肥料对山旱地核桃叶片矿质元素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施肥量对山地核桃光合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两个苹果品种不同枝类叶营养含量年周期变化及营养诊断方法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果园水热特征的影响》、《麦草覆盖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旱地梨树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旱塬区地面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和树体生长的影响》、《甘肃省元帅系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值研究》、《陇东旱区梨园地面覆盖对树体生长和结果性状的影响》、《土壤不同含水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甘肃陇东旱塬不同树龄苹果园矿质氮的分布和积累特征》、《苹果水心病无损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等,合著著作:《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编著甘肃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3)《陇南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等。

1990年被省农科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甘肃省农科院党委1993~1994年度、2005~2006年度、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2017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

上一篇:马明

下一篇:李宽莹

电话:0931-7614824   传真:0931-7614824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陇ICP备15002874号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