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官网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技破题当归抽薹难关 创新引领产业提质增效

——我院创新当归育苗技术获重大突破

时间:2025年09月11日 09:54
来源: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点击:
【字体:

2025年9月8日,由我院中药材研究所主办的"当归反季节设施单体苗移栽技术观摩会"在宕昌县木耳梁示范基地成功举行。岷县科技局、农技中心、宕昌县科技局、甘肃药业集团陇神中药材有限公司、宕昌县相关乡镇农技服务站负责人、种植大户等30余人参与观摩交流。

观摩会上,省中药材产业体系种子种苗繁育岗位专家、我院中药材研究所副所长蔡子平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当归设施单体育苗技术的研发背景、核心突破与应用成效。他说,当归作为甘肃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受限于"早期抽薹率高"与"机械化移栽难"两大技术瓶颈。针对这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我所科研团队以植物春化机制为理论基础,以蜂窝状育苗纸筒为载体,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成功构建"当归反季节设施单体育苗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一是集成应用种子丸粒化精量播种技术,显著提高播种精准性与出苗整齐度;二是首创单体育苗模式,改变传统育苗模式,将当归种苗育成独立的单体,有效解决了机械化移栽难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三是通过反季节设施育苗技术,成功调控春化进程,将早期抽薹率从传统的30%-50%降至5%以下。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还集成创新了"当归反季节设施单体育苗"与"当归单体苗起垄覆防草布移栽"两种高效生产模式,初步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为当归绿色、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现场观摩期间,与会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当归苗生长情况,并围绕技术细节、推广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等展开了深入讨论。经现场抽样检测,早期抽薹率低于1%,显著优于常规种植,受到了与会代表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表示,田间展示的药苗行列整齐、苗壮叶绿,管理规范有序,成果跨区域适用性强,技术接地气,有效解决了药农面临的实际困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本次观摩会不仅展示了我院中药材研究所在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效,也为该项技术的示范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科研创新,加强院地合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和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558D8


5C80C


6DDB5


73094

(撰稿:蔡子平    审核:王国祥    网站编辑:杨城     总编辑:郭家玮)


农科热线:

电话:0931-7615000

邮编:730070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www.gsagr.cn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429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农科热线
农科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