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官网

专家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队伍 > 专家风采 > 正文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向周祥椿同志学习

时间:2023年08月03日 08:52    作者:    来源:    点击:【字体:

周祥椿(1932—2011)

周祥椿(1932年11月-2011年8月),1955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中共党员,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

从事科研工作47年来,长期扎根农村基层,先后育成清农系、清山系和兰天系小麦品种39个,天亚系亚麻品种4个,并从国外成功引进小麦品种3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亿亩,新增效益30亿元以上。获33项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40多篇。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首位“甘肃省科技功臣”;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人物生平

1932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原昆山县)杨湘泾镇;

1947-1950年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学习;

1950-1955年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1955-2004年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现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2004-2009年兰州商学院(现兰州财经大学)工作;

2009-2011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2011年8月20日逝世。

▍人物经历

1、开辟小麦育种工作新坦途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甘肃各地育成的品种一般只能在一个生态区域种植,为了扩大品种的适种范围,他在冬麦区不同生态区建立了3个育种基地,并在自然条件最严酷的区域设立了抗寒、抗旱性试验点,采取穿梭选育并进行杂交后代异地同时选育与鉴定,在位于我国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育种基地着重选择与考察抗锈性,在经常遭受干旱威胁、位于陇东的育种基地着重选择与考察抗旱性和产量的稳定性,在位于冬春麦交界区的育种点上着重鉴定抗寒性。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选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使育成的11个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栽培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适应性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清农3号、兰天4号、兰天10号3个品种成为全省不同时期栽培面积最大的冬小麦品种。

21世纪初,育成品种的推广面积占全省冬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5%左右。此外,他还在国内率先将冬、春性小麦杂交同一组合的杂种后代,在冬、春麦区同时选择和鉴定,育成了20多年来唯一适于甘肃大面积秋播和春播的兰天3号,成为20世纪90年代全省川区主体品种之一。为了将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较好地结合起来,他以丰产性与抗寒性的结合为突破口,通过大穗型春性品种与多穗型冬性品种杂交以及在冬季严酷条件下筛选等措施,使育成的冬小麦品种在产量性状上有明显提高,一些品种的千粒重较原有品种提高5~10克。其中,兰天1号的育成使全省冬麦区川区的小麦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清农3号的应用使陇东旱塬出现每公顷产量超7500千克(亩产超500千克)的地块。籽粒的品质也得到了改进,蛋白质的含量提高1~3个百分点。针对干旱是甘肃制约小麦生产最重要的因素,育成的旱地品种普遍表现旱年产量较为稳定,丰水年具增产潜力。1994—2002年连续进行的三届陇东片冬小麦省区试中,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产量位居首位的品种均由他主持育成。在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中,他从国外引进的4000多份材料中筛选出的3个品种已通过审定并进行推广,其中强筋品种BLUESKY(译名为“蓝天”)的加工品质突出,且农艺性状优良,已与推广部门和面粉厂合作着手开发,前景良好。

周祥椿在田间

2、亚麻育种工作取得了开拓性进展

周祥椿共育成兼用亚麻品种4个,普遍具有丰产、早熟、多抗、适应性广、兼用性好等特点。在从事育种的初期,他对亚麻品种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籽粒大小与生育期长短和每果籽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耐肥、抗倒与抗旱、耐瘠性状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使我国早期育成的大粒品种普遍晚熟,每果粒数较少,在产量与适应性方面受到限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创造性地采取利用性状相关进行选择的方法,根据花冠和蒴果的直径与籽粒大小呈正相关的特点,开花期选择开花早、花大的植株,成熟期选择果多、果大的植株,在室内考种时选择每果粒数多的植株。并且采用山地、川地同时选择与鉴定的生态育种措施,终于育成了粒大、早熟、每果粒数多,水旱地均宜种植的天亚2号。由于在产量性状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天亚2号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最大的亚麻品种。之后,他又育成我国第一个高抗白粉病的兼用亚麻品种天亚4号,该品种同样具有天亚2号的优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亚麻枯萎病日趋严重,河北、山西等省的亚麻主产区,均出现生产严重滑坡的状况,绝收地块屡见不鲜。由于周祥椿较早开展了抗病育种,采取缩短试验地轮作年限的方法以增加土壤中的菌源量,并在国内率先利用病圃进行育种,实现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结合,由此育成了我国首批高抗枯萎病的品种之一“天亚5号”。该品种集丰产、早熟、抗病、抗旱、抗倒和良好的兼用性于一体,适于在多种生态条件下种植,1995年推广面积达25.9万公顷(388万亩),占全国亚麻总播种面积的1/3以上,使我国亚麻枯萎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该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周祥椿又相继育成高抗枯萎病、在兼用性状上得到明显改良的天亚6号,在甘肃、河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推广应用,效益显著。通过育种实践,他对亚麻的育种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对提高我国亚麻育种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祥椿在科研基地工作

3、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

周祥椿在一个普通中专搞科研,条件差,经费少,手段落后,科研梯队不健全,其困难可想而知。而他在大学期间曾因严重胃病休学一年,数十年来每天只吃半斤粮,体质较弱,又历经坎坷。是什么力量使他视事业为生命?用他的话说:在党的教育下,从青年时代就立志献身党的事业和祖国建设,使他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1963年,在位于农村的学校农场开始育种不久,他身患肝炎,医生曾要求他全休,但他只是每月到兰州取些药,一天也顾不上休息,最终竟奇迹般地康复。1969年7月,学校已下放迁至清水,但种在兰州的试验田里的小麦尚需收获、脱粒,他独自一人用连枷打麦,在腹泻不止的情况下,一干就是20多天。他用废标签和从破袜子上拆下的线来制作杂交用的挂牌,用废信封当种子袋,在育种最初的八年里,硬是没化国家一分钱。为了研究亚麻的开花习性,他曾彻夜不眠进行观察,终于发现花药开裂时间在凌晨0:00-2:00时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学校下迁清水后,试验地旁的河流山洪暴发,在三年里使试验地灌浆期间的小麦全部倒伏平铺在地面,他和课题组的同志脚踩淤泥,将选种圃的材料用竹竿一行一行地挑起来进行选择与鉴定。1974年冬天,由于工人失职,冬灌闲地的水大量涌入小麦试验地,造成地面结冰,90%以上的小麦死亡,使即将出圃的大量材料毁于一旦,多年心血付之东流。为了加快育种进程,20世纪70年代他曾三下海南进行育繁殖,睡过地铺、长椅和方桌,自己砍柴做饭。

真的像保尔那样,周祥椿始终将天灾人祸和种种困难当作对他信念和意志的考验。“事业是我的生命,工作是我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在这种心态下,他始终全心身地投入科研,数十年来,节假日很少休息,暑假寒假都在忙碌中度过。上级组织三次安排他到昆明等地疗养,他对这些地方也十分向往,但为了工作他都一一放弃。一次外出,他被三轮车撞断两根肋骨,仍坚持不住医院,第二天到办公室将有关资料抱回家,在伤后十天内忍疼坐在沙发上书写完成一个项目的立项报告。他说:自己也有很多遗憾,因要播种试验而未能在父母临终前回家尽孝,老伴的眼睛仅有微弱光感,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多种并发症,可他一年中有半年多不在家,家庭和生活的重担还是落在一级残废的老伴身上,对此,他经常感到非常内疚。

20世纪80年代以后,尽管周祥椿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始终定位自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出差经常坐硬座,乘长途汽车。他对人真诚随和,与许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为组建育种、繁种、推广网络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合作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在小麦条锈病控制的研究上,他虚心向植物病理专家们学习,大家齐心协力,使育种学和病理学真正做到了“化合”。他大学里学的是俄语,为了搞好与国外的合作,63岁开始利用旅途和业余时间学英语,几年后与外国专家合作,他不仅能直接进行学术交流,而且在生活方面尽显幽默与诙谐,使双方相处非常融洽。外国专家都喜欢这个“善良、真诚、随和、有一颗年轻的心的老人”。在外国专家帮助下,他从国外引进了4000多份小麦种质,从中筛选出一批宝贵的抗病材料和优质材料,对组建抗条锈基因库起了重要的作用。周祥椿在国外发表4篇论文,英文就是由外国专家主动帮助完善的。由于合作成效卓著,意大利农业遗传学家乔治•贝尼托(Giorgi Benito)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冬小麦项目首席科学家Hans-Joachim Braun也因此获我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他在推广项目中尊重所有合作者的意见,申报奖励时尽量照顾基层的同志,采取民主办法,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大大调动了农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由他主持的“甘肃省防治冬小麦条锈病3113工程”项目因此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周祥椿老先生生前照片

▍社会活动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江泽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时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领导以各种方式对周祥椿教授工作生活给予亲切关怀。

周祥椿教授与美国农业部、德国专家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专家组、意大利农业部、悉尼大学专家等进行交流。

▍个人荣誉

周祥椿教授获得研究和推广成果获奖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二等奖4项。

周祥椿教授获得的重要荣誉称号:甘肃省劳动模范(1982年) 、先进工作者(1984年)、农林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984年)、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优秀教师(1989年)、园丁奖(1989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0年)、先进个人(1990年)、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 、甘肃省科技功臣(2000年) 、全国模范教师(2001年)、何梁何利奖(2009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9年) 等。

▍人物评价

周祥椿学风严谨,求真务实,大量的科研工作都要亲自动手,胳膊每年都要被太阳晒得脱一层皮,虽年过70还是这么干。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在人,一生为人低调,主张默默奉献,痛恨浮夸唱高调。虽然是甘肃农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首位甘肃省科技功臣,却被广大群众誉为“陇原育种王”的平凡老人。与他交往至深的人赞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孺子牛”,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薪火相传

在周祥椿教授的带领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先后育成了卫东系列、清农系列、清山系列和兰天系列等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60多个。其中兰天4号和兰天10号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兰天3号、兰天16号、兰天17号和兰天15号等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从1993年开始,针对陇南为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和防治的关键地带,以持续控制为目标,先后利用Yr12、Yr13、Yr16、Yr26等有效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种和国际上持久抗性品种,育成具有不同遗传背景、分属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兰天15号等10个山旱地品种,普遍具有抗病、高产、优质的特点,在区域试验中,亩产357.0公斤~423.5公斤,较对照增产7.30%~24.99%。此外,2009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岗位科学家对全国小麦411个品种的鉴定结果显示,兼抗条锈、白粉和赤霉三种病害的品种仅8个,而由小麦所育成的兰天18号、兰天20号、兰天22号3个品种位列其中。从2001年开始对川水地品种进行了株型改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育成了兰天30号、兰天33号、兰34号、兰天36号、兰天39号和兰天42号等系列矮秆和半矮秆、株型紧凑的新品种。

在周祥椿教授的精神传承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冬小麦研究室一直致力于小麦抗条锈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利用、抗逆(抗寒和抗旱)抗条锈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小麦栽培生理、小麦旱作农业技术、小麦关键栽培技术、小麦抗条锈遗传等研究、小麦产业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研究,现有7名科技人员,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经济师1名,博士3人,硕士1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甘肃小麦综合试验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专局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PlantDisease》、《植物保护学报》、《麦类作物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清水试验站由周祥椿教授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曾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双文明标兵室组”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次。建站以来,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团队成员获何梁何利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甘肃省科技功臣、甘肃省优秀专家及“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等荣誉。现有科研人员10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5名。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和完成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

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小麦种质资源1万多份,筛选出优异资源1000余份,组建了我国小麦抗条锈基因库。先后育成抗逆、丰产和优质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80多个,抗条锈育种居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兰天26号实现了山旱地小麦由“草包麦”向高产田的转变,兰天36号现场实收测产创当地高产纪录,兰天538是我省第一个抗锈、优质弱筋品种,兰航选622系列将为兰州一碗面“添彩”。2011年以来,兰天系列品种在甘、宁、青和陕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新增粮食10亿公斤以上,增收节支超过30亿元。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甘肃陇南及我国东部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实现绿色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条:院长马忠明研究员入选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

农科热线:

电话:0931-7615000

邮编:730070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www.gsagr.cn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ICP备案号: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429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农科热线
农科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