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马铃薯研究所

主要品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主要品种 > 正文

陇薯14号(L0527-4)

时间:2021年01月29日 12:27 作者: 点击:

【字体:

陇薯14

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甘审薯2016001

品种来源:以品系L9712-2为母本,创新资源L020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L0527-4。

特征特性:晚熟,出苗后121天可收获。株型半直立,株高65cm左右,生长势较强,分枝数中等,茎绿色。复叶较大,叶缘平展;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强。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椭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表皮粗糙,较大而整齐,芽眼浅。煮食口感和风味好。薯块含干物质平均26.03%,最高达到31.20%(2015),淀粉平均20.26%,最高达到24.73%(2008),粗蛋平均2.63%,维生素C平均16.23mg/100g,还原糖平均0.20%。鲜薯食用、淀粉加工和全粉加工。植株高抗晚疫病,对卷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

产量表现:在2013~2014年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1820.0kg,比统一对照品种陇薯6号平均增产24.5%,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增产47.7%,产量总评居10份参试材料的第2位。

栽培要点:高寒阴湿、二阴地区4月中旬播种,半干旱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一般3500~4000株/亩,旱薄地2500~3000株/亩。重施底肥而且氮、磷、钾配合,早施追肥,切忌氮肥过量。选用脱毒种薯,或建立种薯田,选优选健留种。

适宜区域: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种植。

Copyrights © 202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14924 E-mail:gsmlss@gsagr.ac.cn
           备案信息: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