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甘肃省农科院 > 党建工作 > 精神文明 > 正文

    兰州市少年儿童第十五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实践营在省农科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2日 11:33 阅读量:
    【字体:
    0

    根据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总体安排,6月27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兰州市委、兰州市校外教育办等单位主办,省农科院团委承办的“我为兰州添一抹绿”——第十五届兰州市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我院开营。

    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汪建国在致辞中希望同学们在参观学习和实践期间,对农业科研工作有一个直观了解,感悟科学家精神,真正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知识上得到丰富,在视野上得到开阔,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心中扎下根,长大后成为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兰州市校外教育办、市少儿活动中心副主任缪金海在讲话中希望同学们带着好奇与热情,用双眼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用智慧去探索未知。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青工委副主任郭家玮,主办单位相关部门,院团委、青工委全体委员,七里河区校外办及120余名师生参加开营仪式。

    活动伊始,西津路学校的少先队员代表为领导及专家佩戴了红领巾,开营仪式由此拉开帷幕。

    仪式上,学生代表全体营员向全兰州市少年儿童发出倡议,要做保护环境的新一代、做热爱劳动的新一代、做崇尚科学的新一代。全体人员纷纷在横幅上签名,表达了自己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在我院专家的带领下,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启了研学之旅。走进农业科技馆、标本室,为学生们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同学们既激动又兴奋,好奇的眼神、开心的笑脸、欢呼的身影,轻轻的交谈充斥在每个角落;在马铃薯脱毒中心、果树种质资源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围在专家的身边,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不时用小手指着马铃薯脱毒幼苗和树上的果实,问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进入蔬菜试验基地,详细讲解了几种常见蔬菜种植方法和生长特点,介绍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杂交原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时常用稚嫩的目光环顾着这里的一切,近距离地观察各种蔬菜和小麦远缘杂交品种,还掏出笔记本不停地记录着;在紫苏饮品制作实验现场,专家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紫苏的药用价值,并现场演示了紫苏饮品的制作过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紫苏饮品……

    研学中,还为孩子们穿插安排了班级高效建设和引爆团队执行力课程,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喜悦和收获,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研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对于知识、对于个人理想的渴望与追求。鼓励引导青少年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真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植入孩子们的心田。